职称: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电子邮箱:shaohui3132@163.com
研究领域:区域与城市经济问题、低碳经济等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100875
1998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环境科学系,2004、200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取得硕士和博士学位,牛津大学访问学者。曾任职于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从事城市化政策研究与城镇规划工作。2008年入职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晋升副教授。研究方向主要为区域与城市经济问题、低碳经济、数字经济、城市更新等。出版专著2部,在《地理学报》、《北京社会科学》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北京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研究课题四十余项。
2005/09~2008/07 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 区域经济学 博士
2002/09~2004/06 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 区域经济学 硕士
1994/09~1998/06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系 环境学 理学学士
2024/09至今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副教授
2018/09~2019/08 牛津大学 COMPAS(移民、政策与社会研究中心) 访问学者 2012/08~2024/10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 副教授
2008/08~2012/07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 讲师
2004/07~2005/08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 实习研究员
区域经济研究方法(经资院)
截至2024年,指导硕士研究生12人。
1、代表性论著
著作
低碳经济及节能减排目标下城市能源结构优化支撑政策研究,专著(第一作者),中国经济出版社,2023年
城市产业空间结构演变机理,独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论文(独著或第一作者):
The Fairnes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ublic Services in Beijing–Tianjin–Hebei. Sustainability,SSCI,2023,15,9217.
https://doi.org/10.3390/su15129217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effects of fuel tax and assessment of economic impacts‑based on the Beijing 3E‑CGE mode, Letters in Spatial and Resource Sciences,2022, 15 (3), pp.377-399.
碳税政策效果评估研究——基于北京市节能减排及对经济影响的分析,预算管理与会计,2021/5
基于超效率DEA模型和能流图分析的资源型城市代谢效率研究,建设科技,2020/1
北京市公共服务资源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现代城市研究,2019/8
低碳背景下基于Weaver-Thomas 战略产业选择研究,经济论坛,2018/10
农村基层组织在大都市郊区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作用,农学学报,2017/7
公共教育资源与人口空间分布匹配特征研究——以北京为例,宏观质量研究,2016/6
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困境与对策,绿叶,2015/5
从大城市到全球城市-区域—中国大都市空间结构演进的动力,发展研究,2012/7;
从联系成本角度解读企业的区位选择,华东经济管理,2012/5
现代都市中生产聚集与扩散的深层机理,华东经济管理,2011/12
北京都市型工业发展研究,北京社会科学,2011/10
从分工视角解读城市产业空间结构的演变机理,城市问题,2011/8
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制度障碍,经济体制改革,2011/6
从制造经济到服务经济的经济学分析,发展研究,2011/4
北京市生产者服务业聚集特征,地理学报,2008/12
西电东送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影响评估,贵州大学学报,2008/6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分析—以石嘴山为例,经济问题探索,2008/6
大城市郊区新农村建设途径探析,农村经济,2007/9
农村留守儿童现象的社会根源分析,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4
西电东送对区域经济增长方式影响的实证研究,经济问题探索,2007/3
2、科研项目
能源电力低碳转型经济社会影响评估模型研究,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主持人,2024
城市更新(旧区改造)的系统性推进策略及低碳机制创新背景与政策研究,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主持人,2024
地方政府债务对财政经济影响研究,中央财经大学,主持人,2023
世界大江大河流域开发经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持人,2020
特大城市产业发展与多中心空间结构的形成——基于以北京市为案例的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主持人,2016 -2018
大气污染防治目标下基于CGE模型的北京能源结构优化与支撑政策研究,北京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主持人,2016-2018
北京产业调整和小城镇融合发展研究,北京师范大学自主科研基金项目,主持人,2015-2016
低碳经济下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研究,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主持人,2014
深圳市龙岗区低碳发展战略规划产业专项研究,深圳建筑科学研究院,主持人,2013-2014
从北京市垃圾处理角度研究首都科技创新统筹协调机制,北京市科委,主要参与人,2013
安徽省循环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专项研究,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主持人,2010-2012
城市产业空间结构演变机理,北京师范大学自主科研基金项目,主持人,2009-2011
绿色北京与生态服务型经济理论和实证研究,北京市教委,主要参与人,2009-2010
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发展战略研究,天津排放权交易所,主要参与人,2008-2010
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选择、实现路径与动态评价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主要参与人,2008-2011
三门峡产业聚集区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2009,主要参与人
宁夏石嘴山市循环经济规划,国家发改委地区所,主要参与人,2007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循环经济规划,国家发改委地区所,主要参与人,2006
西电东送的价值研究,人大区域所,主要参与人,2006
贵州安龙重化工业基地循环经济规划,国家发改委地区所,主要参与人,2006
广西柳州渔峰水泥集团循环经济规划,国家发改委地区所,主要参与人,2006
松花江污染事件对哈尔滨市经济影响评价,人大区域所,主要参与人,2005-2006
天津张家窝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国家发改委小城镇中心,主要负责人,2005
我国流动人口的基本状况趋势及对策研究,国家发改委社会司,主要参与人,2005
“十一五规划”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部分,国家发改委,主要参与人,2004
进城农民工社会管理研究,中财办,主要参与人,2004-2005
中国小城镇及区域发展规划回顾,世界银行、国家发改委外资司,参与人,2005-2006
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研究,亚洲开发银行,参与人,2004-2005
城镇化过程中政府治理结构和农民就业,福特基金会,参与人,2004-2005
中国村庄的可持续发展——农村发展政策研究,欧盟(EU),参与人,2004-2005
龙港高层论坛主题报告,国家发改委小城镇中心,主要执笔人,2004
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小城镇(二期),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参与人,2004
广东省生态梅州建设规划,梅州市政府,主要参与人,2004
北京市昌平区文化定位与经济发展研究,昌平区政府,主要参与人,2003
硕士生专业课程“区域经济研究方法”获2014年 “北京师范大学优质研究生课程”优秀奖;荣获“2015年度北京师范大学优秀辅导员”荣誉称号。
民进北京市委经济委员会委员、北京市行政区划与区域发展研究会理事、北京市财政局政策评审专家、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循环经济专业委员会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