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瑞

教授,硕士生导师

电子邮箱:liyongrui@bnu.edu.cn

研究领域:本土领导研究、高级人才测评与选拔、组织绩效管理体系优化、创新人才培养。

通讯地址: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北京 100875

 

个人简介

197051日出生于贵州省兴仁市,理学学士、体育教育学硕士博士、心理学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本土领导研究、高级人才测评与选拔、绩效管理体系优化、创新人才培养,为本科生、研究生讲授《人力资源测评》、《领导力与组织管理》、《领导科学与艺术》、《高级人才测评专题》等课程。

截至20256月,已获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教学一等奖、二等奖,本科教学优秀奖,钱瑗优秀教学奖,研究生教学优秀奖,研究生优质课程奖,优秀教学院长奖,新生、本科生、研究生优秀导师奖,2008年北京奥组委优秀志愿者奖等奖项近20项。已出版《领导科学与艺术》(敦煌文艺出版社,2005)、《领导力与组织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人力资源测评》(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017)、《组织行为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011(译著),201220172021)、《领导力开发经典案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领导者自我修炼与领导力提升》(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5)等学术专著、教材11。在《心理学报》、《体育科学》、《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期刊上发表文章120余篇。

作为主要成员参与了中央组织部第四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领导力与领导艺术》、中宣部、教育部国家马工程重点教材项目《组织行为学》的编写工作。作为主要负责人参与了中央组织部《党政干部领导潜能评估方法研究及测评工具研发》、《中管干部及领导班子考核制度和方法研究》等课题研究,并独立主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研究重大课题、中国石油、中国工商银行、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航天、东方资产、北大方正、东软集团、东方通科技、李宁集团、联东集团、隆基泰和集团、和泓控股集团、华商传媒、家有购物等单位委托横向项目40余项。近年来多次应邀为中央和国家机关司局级干部自主选学班、外交部、农业部、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安全部、工信部、国家行政学院、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新华通讯社、人民日报社、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核集团、中国中铁、中国中车、中国海油、中国石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市委党校等数百家著名企事业单位高级管理人员培训班开设领导学、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学相关专题讲座数百场,受到一致好评。

 

教育背景

2001年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获教育学(运动心理)博士学位。

1997年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获教育学(体育教育)硕士学位。

1991年毕业于贵州师范大学,获理学(化学教育)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257月起,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20057-20256 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其中20055-20076月,兼任院迎评办主任、20076-20136月,兼任管理学院教学副院长)。

20037-20056 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讲师。

20017-20036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博士后。

19977-20016 沈阳体育学院基础部讲师。

19917-19948 贵州省兴仁一中生化组化学教师。

 

主要教学课程

本科生:人力资源测评、领导力与组织管理。

研究生:高级人才测评。

MPA/MBA/MAP:领导科学与艺术/领导力/领导力自我提升。

 

人才培养成果

截至20256月,已指导学生386余名,其中本科新生39名,本科毕业论文121名,MPA论文181名,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人员及高级访问学者5名,学术硕士40名(其中36名已顺利毕业,超过90%的进入国家移民局、北京协和医院、中国航天、中航工业、国家电网、中国中铁、华为技术、国家烟草专卖局等单位从事专业相关的管理和研究工作。)

 

学术成果

(一)主要学术论文

1.      LI Yongrui & HUANG Shiqing. A Research Conception on Indigenous Chinese Leadership: Based on Comparative Case Studies on Political Elites in Ancient China. Chinese Business Review, July-Sept. 2024,Vol.23, No.3,95-113

2.        张瑶 张柠 李永瑞 李卫红. 青年临床科学家胜任特征模型研究.中国医院2024年第6期:20-24

3.        李永瑞 王铭 宋佳谕. 群体断层激活及负面效应涌现:熙宁变法缘何从志同道合走向四分五裂?心理学报2023, Vol. 55, No. 2, 336-352

4.        李永瑞 王凌霄.中国奥运冠军退役后跨界就业成败的影响因素研究.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22年第34卷第2期:132-140,169

5.        Yongrui Li & Lingxiao Wang (2021). What Factors Determine the Successor Failure of ‘Cross-Border’ Career Development of Chinese Retired Olympic Champions? A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Sport, 38:7, 779-804,DOI: 101080/09523367.2021.1953993

6.        李永瑞.在战中同上民族精神体验课.中国教育报2020514日第7版:理论周刊学校科研。

7.        李永瑞 张珂 徐佩.全面深化改革对心理学研究的应然呼唤.心理学探新2019年第6期:460-464

8.        李永瑞 黄佳 王梦雨.终身职业发展与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中国人事科学2019年第3期:64-76

9.        李永瑞 吴璇 陈罕 曹峰. 香港科技大学创立并腾飞的团队策略——基于创始人自述传记的文本分析.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126-133

10.    李永瑞 葛爽 吴璇 陈罕.论体育与学生心理资本的培育.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95-100

11.    张瑶 崔彤 李永瑞.医院行政人员胜任特征模型构建.中国医院2016年第4:44-46

12.    李永瑞 吴璇 葛爽.当前干部建设的关键点.中国国情国力2015年第11期。

13.    李永瑞 葛爽 王蔺茜. BEI 建构胜任力模型的局限性与改进措施.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4年第24期:45-49

14.    刘欣 李永瑞.个体与团队工作价值观差异对流动倾向与工作绩效的影响: 员工敬业度的中介效应.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4年第17期:50-58

15.    孙岑 李永瑞.知识型员工组织支持感与流失倾向——一个中介模型.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3年第7:6-12

16.    于海波 郑晓明 李永瑞 许春艳 晏常丽.基于生涯资本理论的大学生可就业性3C模型及其特征.教育研究2013年第5期:67-74

17.    于海波 郑晓明 李永瑞.家长式领导对利用式与开发式学习的平衡作用.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年第10期:163-169

18.    于海波  郑晓明  李永瑞.试论公务员可就业性的提高与开发.中国行政管理2012年第7期:44-47,102

19.    李永瑞 于海波 柯江林 孙晓敏.化繁为简,在随手可及中解读组织行为学.中国大学教学,2011年第11期:59-60

20.    李永瑞 刘欣 毕妍 王子姝 黎翔 邱月波 王倩.知识产权代理机构关键职群胜任特征模型探析.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1年第6期:26-28

21.    李永瑞 柳颐北 夏立恒.管理性向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两家优秀民营企业创始人及其高管团队的个案调查.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1年第2:138-147

22.    李永瑞 黎翔 刘欣.管理类本科专业实习定位与操作模式的探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年第4:119-122

23.    李永瑞 黎翔.50后两院院士高等教育传记特征与政策建议.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34-40。全文以《高等教育经历对我国高级创新人才培养的影响——“50两院院士高等教育传记特征与政策建议》为题转载于《第一资源》(党建读物出版社)第9期:137-151

24.    肖智泓 黄珊 杜军 李永瑞.幼儿园主班教师胜任力模型的构建.学前教育研究2020年第3期:28-33

25.    李永瑞.人员选拔中人格问卷可用性之争.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第1:170-176

26.    柯江林、孙健敏、李永瑞.心理资本:本土量表的开发及中西比较.心理学报2009年第9期:875-888

27.    于海波 李永瑞 郑晓明.员工薪酬满意度及其影响实证研究.经济管理.2009年第9期:93-99

28.    于海波 郑晓明 李永瑞.家长式领导对组织学习的作用-基于家长式领导三元理论的观点.管理学报2009(6):664-670

29.    李永瑞 毕妍.前景理论及其在结构化面试中的应用.心理学探新,2009年第5期:87-90

30.    李永瑞等.民营企业薪酬体系的设计-H置地公司为例.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年第2期:49-53

31.    李永瑞 肖国凤 夏立恒.猎头公司服务能力测评与对策——G公司为例.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09年第4期:237-244

32.    李永瑞等.不同运动项目高水平运动员注意能力特征的初步研究.体育科学2005年第3期:19-21

33.    李永瑞.小学2-4年级学生注意瞬脱特征的比较研究. 心理学探新2005年第2期:44-47

34.    李永瑞.女子足球运动员注意瞬脱特征的实验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第9期:1193-1195

35.    李永瑞.乒乓球运动员注意瞬脱特征及其心理选材意义.体育科学2002年第4期:125-128页。

36.    李永瑞等.不同注意类型高水平运动员注意瞬脱特征的初步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43-46页。

37.    李永瑞. 注意能力测评方法初步研究.应用心理学2001年第3期:24-28页。

38.    李永瑞 梁承谋.注意瞬脱现象及其理论解释.心理学动态2001年第1期:5-11页。

(二)专著与主编/译教材

1.   李永瑞:《领导者自我修炼与领导力提升》,239千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5年3月出版。

2.   李永瑞等编著:《组织行为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7月出版。

3.   李永瑞著:《领导力开发经典案例》,202千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6月出版。

4.   李永瑞等编著:《组织行为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11月出版。

5.   李永瑞编著:《人力资源测评(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8月出版。

6.   李永瑞等编著:《组织行为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11月出版。

7.   李永瑞著:《领导力与组织管理》(北京市2009年度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项资助项目;2013年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入选书目),500千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出版。

8.   李永瑞主译并审校:Ian Brooks著ORGANIZATIONAL BEHAVIOR,组织行为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5月出版。

9.   李永瑞著:《人力资源测评》(北京市2007年度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项资助项目),450千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3月出版。

10. 李永瑞 章文光 于海波 王昌海 孙晓敏 于欣编著:《组织行为学》,350千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6月出版。

11. 李永瑞著:《领导科学与艺术》,320千字,敦煌文艺出版社,2004年11月出版。

12. 李永瑞主讲:《志愿者团队建设》(2008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培训光盘)课程。

 

(三)参编/译专著和教材

1.   《组织行为学》编写组:《组织行为学》(第二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25年7月出版。

2.   《组织行为学》编写组:《组织行为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8月出版。

3.   《组织行为学》编写组:《组织行为学》学习指南与练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配套用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8月出版

4.   李永瑞.乡村“回流”,城镇疏朗——山东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创新实践.见中央组织部组织编写《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攻坚克难案例教学手册(社会建设卷)》第21-29页。

5.   邓晖、李永瑞.乡村“回流”,城镇疏朗——山东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创新实践.见中央组织部组织编写《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攻坚克难案例教学版(社会建设卷)》第35-52页。

6.   王建民 于海波 李永瑞 编著:《公共管理新论》,知识产权出版社,2018年7月出版。

7.   李永瑞等:全面深化改革与心理学研究的“已然”和“应然.见《2016-2017心理学学科发展报告/中国科协学科发展研究系列报告》,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年3月出版.第171-190页。

8.   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编写组.《领导力与领导艺术》(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人民出版社/党教读物出版社,2015年1月出版。

9.   李永瑞.领导力自我测评与管理策略,见《干部选学大讲堂——中央和国家机关司局级干部选学课程选编(第1辑)》P159-183(根据本人2010年为中央和国家机关司局级干部自主选学班学员授课录音稿整理),党建读物出版社,2012年5月出版.

10. 章文光主译:Jennifer M. George/Gareth R。 Jones, Understanding and Managing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主译并校对第1、10、11、12、18章,共17.8万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出版。

11. 汪大海 高琳 李永瑞 编著:《国家公务员心理调适能力》,275千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

(四)普刊论文及报纸文章

1.        李永瑞.吸引人才,我们到底的是缺什么? 社会科学报/2018 /3 /30 / 004 版。

2.        李永瑞.还求职者和创业者自由身.社会科学报/2016 /8 /11 / 004 版。

3.        李永瑞 吴璇.刘邦与项羽:创业者心智模式对决.管理学家(实践版),2015年第2期:56-64

4.        李永瑞 吴璇.从中国历史智慧看本土领导.管理学家(实践版),2014年第23期。

5.        李永瑞 杨芊羽.另谋高就可以是共赢.管理学家(实践版),2013年第21期:43-47

6.        李永瑞.立德无声,大爱树人.中国教师,201411月上半月刊:66-67

7.        李永瑞.左宗棠的格局和担当精神.中国卫生人才,2012年第12期:57

8.        李永瑞.别把绩效管理搞歪了.中国卫生人才,2012年第11:53

9.        李永瑞.鉴史镜人.中国卫生人才,2012年第9:59

10.    李永瑞.管理者如何自知亦知人.中国卫生人才,2012年第8:51

11.    李永瑞.管理者莫自困藩篱不自知.中国卫生人才,2012年第7:54

12.    李永瑞.领导者要有敬畏之心和慎独之行.中国卫生人才,2012年第5:55

13.    李永瑞.刘邦的经验和诸葛亮的教训.中国卫生人才,2012年第4期:59

14.    李永瑞. 西游团队成员选拔中的三维胜任特征模型.中国卫生人才,2012年第3:54

15.    李永瑞.用人单位如何破解“三不”难题.中国卫生人才,2012年第2:P55

16.    李永瑞.中国自主创新”不给力”的另类原因.软件工程师,2011年第2-3:13-19

17.    李永瑞.中国的虚幻与日本的真实.软件工程师,2011年第1:8-15

18.    李永瑞.“李约瑟之谜”和“钱学森之问”成因之我见.软件工程师,2010年第11:38-42。全文收录入刘川生主编《辉煌历程与基本经验——北京师范大学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论文集》:P307-317,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6月出版。

19.    李永瑞.李世民:心怀天下 善借他力 敬畏留名.软件工程师,2010年第10期:41-44

20.    李永瑞.读管仲,评品成功组织变革六要素.软件工程师,2010年第9:41-44

21.    李永瑞等.管理类课程实验教师胜任特征初探.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年第8: 193-196

22.    李永瑞.鲁肃:全局思维与组织化推进能力.软件工程师,2010年第8期:42-45

23.    李永瑞.曾国藩缘何成为成功者的精神导师和学习楷模?软件工程师,2010年第7期:45-49

24.    李永瑞.诸葛亮的悲剧:自见不明、独智添愚.软件工程师,2010年第6:36-40

25.    李永瑞.读西游,跟观音学团队成员选拔与熔炼.软件工程师,2010年第5期:26-30

26.    李永瑞.旷达、平等和真诚:有效沟通的逻辑前提.软件工程师,2009年第12期:26-28

27.    李永瑞.巴西的启示:如何在竞争中胜出.软件工程师,2009年第11:27-29

28.    李永瑞.苏东坡的启示:是什么造就了全能大家?软件工程师,2009年第10:25-28

29.    李永瑞.牢记职责 转换角色.软件工程师,2009年第9期:25-28

30.    李永瑞.寄语职场新人:苦练内功,终身学习.软件工程师,2009年第8期:27-29

31.    李永瑞.成功领导者的三种基本素质.软件工程师,2009年第7期:52-54

32.    李永瑞.享受压力 有所作为.软件工程师,2009年第6期:33-35

33.    李永瑞.直面危机 多维度夯实自己.软件工程师,2009年第5期:22-24

34.    毕妍 李永瑞.我国中小型企业培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职业时空,2009年第5期:14-15

35.    李永瑞.王安石的人格缺陷:知而不行,化友为敌.软件工程师,2009年第4期:58-60

36.    李永瑞.为什么要以人为本?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增刊。

37.    李永瑞.商鞅变法:组织变革的经典案例.软件工程师,2009年第2-3期:101-103

38.    李永瑞.商鞅的经典求职路径.软件工程师,2009年第1期:21-23

39.    李永瑞.单位需要“刺头儿”.家庭科学,2008年第11期:13

40.    李永瑞.修身齐家,莫忘责任.软件工程师,2008年第4期:25-27

41.    李永瑞.建造团队,组织推进.软件工程师,2008年第2-3期:70-73

42.    李永瑞.精识人性,善用权力.软件工程师, 2008年第1期: 24-28

43.    李永瑞.适度冒险,谨慎决策.软件工程师,2007年第12期:23-26

44.    李永瑞.准确定位,自信人生.软件工程师,2007年第11期:31-35

45.    李永瑞.先点后面,夯实关键.软件工程师,2007年第10期:21-24

46.    李永瑞.盘点自己,门当户对.软件工程师,2007年第9期:31-35

47.    李永瑞,走出感性,建立标准,软件工程师,2007年第8期:24-29

48.    李永瑞.多读史哲,顶天立地(下).软件工程师,2007年第7期:27-31

49.    李永瑞.多读史哲,顶天立地(上).软件工程师,2007年第6期:29-32

50.    李永瑞.发现优势,关注机会.软件工程师,2007年第5期:22-26

51.    李永瑞.尊重规律,静心全力.软件工程师,2007年第4期:28-33

52.    李永瑞.自解绳索,清零归一.软件工程师,2007年第2-3期:74-79

53.    李永瑞.期望值与安全感的反比关系.青年心理,2007年第4期:10

54.    李永瑞.引领变革,追求卓越.软件工程师,2006年第7期:25-28

55.    李永瑞.借力团队,有所为有所不为.软件工程师,2006年第6期:23-25

56.    李永瑞.学会聚焦,享受压力.软件工程师,2006年第5期:26-29

57.    李永瑞.关注细节,日事日毕.软件工程师,2006年第4期:23-26

58.    李永瑞.学会宽容,享受挫折.软件工程师,2006年第3期:23-27

59.    李永瑞.慎重决策:跳槽与创业.软件工程师,2006年第1-2期:74-77

60.    李永瑞.了解自我,从心理测评开始.软件工程师,2005年第12期:26-30

61.    李永瑞.立地顶天,跳出画外看画.软件工程师,2005年第11期:27-29

62.    李永瑞.切实躬身入局,坚持对外学习.软件工程师,2005年第10期:25-28

63.    李永瑞.尊重差异,融入团队.软件工程师,2005年第9期:27-30

64.    李永瑞.走出感性,打造匹配的“内存”.软件工程师,2005年第8期:23-25

65.    李永瑞.认识社会所需,信步迈入职场.软件工程师,2005年第7期:21-24

66.    李永瑞.什么样的心理测验科学?科学大观园,2005年第9期:48-49

67.    李永瑞.诠释职业管理者的心理压力.中外企业家,2004年第9期:54-58

68.    李永瑞.论职场成功之道.中外企业家,2004年第7期:41-46

69.    全面深化改革与心理学研究的“已然”与“应然”。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2018年会议报告论文。

70.    组织记忆影响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组织惰性和组织忘记的中介作用——基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单案例研究.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2016年会议报告论文。

71.    Li Yongrui Xuexiaolei Zhang Panyudian Wei Yuxin. Indigenous Management Conceptions of Leadership-Public Policy Relations in Critical Historical Transitions: A Qualitative Study of the 1945-1946 KMT-CCP Strategic Contes. 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ina Policy,2025.(202566-8日,中国北京,北京师范大学)

72.    李永瑞 张潘雨点 韦宇欣.贞观团队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人才测评构念论析.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测评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20241213-15日,贵州贵阳)

73.    韦宇欣 李永瑞. 类我者进与异我者晋:人事决策中的悖论关系与协同机制探析——基于共产国际对中共领袖权衡取舍的纵向案例.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第九届(2024)学术年会(20241115-17日,海南海口)

74.    李永瑞 王铭 宋佳谕.熙宁变法中群体断层激活及演进机制的质性研究. 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2021年会议报告论文。

75.    Yongrui,Li. et,al.Chinese Indigenous LeadershipFrom Comparative Case Study of Political Elites in Ancient China.The Seven Biennial IACMR Conference2016)。

76.    Yongrui,Li. et,al.New Perspective in Indigenous Leadership of Chinese: A Comparative Case Study Between Political Elites in Ancient ChinaPaper presented at the 75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2015,in Vancouver, BC.Canada

77.    Yongrui,Li. et,al.How to make change more perfect? A comparative case study from “ShangYang Reform” and “Guanzhong Reform”The First HR Divisio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Beijing,2014

78.    团队领导者心智模式与TMT成员进退的关系:来自楚汉相争中项羽集团和刘邦集团的对比研究。 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2014年会议报告论文。

79.    胜任特征模型内涵演进与建模方法辩析。 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

80.    团队领导者心智模式与其TMT成员进退关系——来自楚汉相争刘邦集团和项羽集团的对比研究,见中国企业管理案例与质性研究论坛(2012)。

81.    职业经理人自觉程度与留任倾向的关系——来自中国某民营房地产企业职业经理人的多案例研究,见中国企业管理案例与质性研究论坛(2013)暨第七届中国人民大学管理论坛。

82.    个体与团队价值观差距对员工流动倾向和工作绩效的影响。 2013年全国工业心理学学术年会。

83.    创业团队成员选拔和调配的三维胜任特征模型:来自《西游记》的案例启示。中国企业管理案例与理论建构研究论坛(2011)暨第五届中国人民大学管理论坛。

84.    三维胜任视角下的团队成员选拔和调配。中国公共领域的认知与决策学术研讨会。

85.    A Case Study on Managerial Aptitude Characteristics of Top Management Team of Chinese Private Enterprises in their Interception Period。第29届国际应用心理学大会。

86.    幼儿园班长教师胜任力模型构建,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

87.    志愿者临时团队快速信任影响因素的探索,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

88.    国有企业管理培训生选拔现状与对策,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

89.    个性调查问卷:路在何方?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

90.    中国民营企业职业管理者心理发展特征,第11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

91.    企业文化诊断的个案研究,第11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

92.    工具与方法:对LD集团组织文化诊断案例,见中国企业管理案例论坛(2007首届中国人民大学管理论坛

93.    1200名民营企业职业管理者心理能力特征的调查,见第五届华人心理学家学术研讨会论文。

代表性科研教学项目

20211-6月,干部政治素质考核案例研究项目,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领导人员考试测评中心委托课题。

20204-202112月,中国共产党领导力重大课题专项课题《毛泽东心理资本与领导力研究》,山东省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

20162月起,安徽省芜湖市干部测评与队伍优化项目。

20127-12月,应急管理中考察、培养、锻炼干部的制度问题研究,国家行政学院领导人员考试测评中心委托课题。

2003年以来,主持各类教学项目7项,中国石油、中国航天、中国工商银行等央企、国企、东方通科技、东软集团等民企委托胜任力模型建构、关键岗位人才测评、领导力开发等专题咨询项目30余项,到校经费累计超过600万元。

 

主要荣誉奖励

l  2024年政府管理学院优秀共产党员。

l  20232024中国大学生人力资源创新实践大赛指导教师特等奖。

l  2023MPA优秀论文指导教师。

l  2021年本科新生优秀导师奖。

l  2017年本科新生优秀导师奖。

l  2013年研究生优质课程奖(全校仅10名)。

l  2012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l  2011年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教学优秀奖。

l  2011年北京师范大学优秀教学院长。

l  2010年北京师范大学优秀教学院长。

l  2010年北京师范大学钱瑗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

l  2009年度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就业先进个人。

l  2009年度北京师范大学优秀教学院长。

l  2008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l  2008年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培训部优秀个人。

l  2008年北京师范大学本科教学优秀奖。

l  2008年度北京师范大学优秀教学院长。

l  2008年北京奥组委志愿者培训特聘专家、团队建设课程负责人。



社会兼职

l  20256-20276月,北京师范大学非学历教育督导评估专家。

l  202412月起,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人力资源专业委员会特聘专家。

l  20213月起,全国工商联人力资源服务业专委会委员。

l  20211月起,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l  2013年入选中央组织部第四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领导力与领导艺术》编写组成员。

l  2012年、2022年两度入选中宣部、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组织行为学》编写组成员。

其他事项

l  欢迎个性阳光、心地向善、崇尚正义,志在推动本土领导/管理研究,增加文化自信,且对文史哲与心理学和管理学融合者加盟或展开合作研究。

l  对管理的定义是帮助客户/下属成长、促进业务/组织成长、推动人类进步的多元社会主体交互过程。

l  个人自主开发并拥有“BT-LYR注意能力测评系统“TOMA职业管理者性向测评系统两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心理测评系统,已为2万余名高级管理者或特殊岗位人才提供心理测评服务。同时还主持了CPECC员工招聘系统等测评系统的开发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