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首页» 新闻中心
教育部“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课程群”虚拟教研室开展本学期第三期名师示范课活动
发布时间:2024-11-01     浏览量:

2024年10月25日,由教育部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MPA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章文光教授牵头负责的教育部“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课程群”虚拟教研室举办本学期第三期名师示范课程,主讲人为新疆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杨梅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中南大学、云南大学、青海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等教研室成员院校共同线上参与活动,活动由新疆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尹素琴副院长主持。

新疆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杨梅副教授带来了题为《精准治理:中国特色公共管理理论实践》的精彩讲座。杨梅老师以“买合莫提的‘杏’福——数字农场结精准治理的硕果”这一生动案例为切入点,深入剖析了新疆英吉沙县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帮助杏农纾困解难的创新举措与显著成效。她详细讲述了当地政府如何通过数字农场建设,精准对接市场需求,有效带动杏产业发展,不仅实现了产业的转型升级,更帮助当地果农实现了增收致富,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英吉沙县精准扶贫过程中不同主体的作用影响和功能发挥,展现了精准治理的独特魅力,也蕴含着贫困治理的“中国经验”。公管学人要把理论应用于实践,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研究和解决国家重大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领域的复杂问题,从中提炼具有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公共管理理论。

章文光教授对杨梅老师的分享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杨梅老师的案例不仅生动诠释了精准治理的深刻内涵,也为其他地区的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讲好中国治理故事,是每一位公共管理领域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希望更多教师深入基层调研,挖掘鲜活案例,丰富教学内容,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本土情怀的公共管理人才。章文光教授强调,教育部“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课程群”虚拟教研室的成立,旨在搭建一个交流平台,促进各共建院校在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教学研究和实践探索。希望各共建院校能够充分利用平台资源,深化合作,共同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本次教研活动得到了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活动,对中国特色公共管理理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