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6月20日,学院有幸邀请了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徐晓林教授,为2019级MPA北京班的同学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我院章文光院长作为主持人也出席了本次讲座。徐晓林教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共管理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MPA)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管理组)专家,在数字城市政府管理(电子政务)、行政学基础理论等方面都有着深入的研究。
疫情期间,本次的讲座仍借助腾讯会议平台采用线上的方式进行。本次讲座的主题为“数字治理: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新机遇”。徐教授围绕着“什么是数字治理”、“数字治理的战略重要性”、“数字时代政府治理形态发生的变化”与“数字治理将促进公共管理学科新发展”四个部分进行内容的讲解。
在“什么是数字治理”部分,徐教授讲述了数字治理概念的时代演变,细致剖析了数字治理的内涵,并提出了自己对于数字治理的定义,重点突出了数字治理的多维度、多层面、多领域、多中心的一体化、系统性的新型治理模式特点,并指出,只有数字化的治理,才能提高我们国家的治理能力,而数字化建设,也应从天、空、地、海多个空间进行发展。
随后引入到第二部分,即“数字治理的战略重要性”。从党和政府、国家领导人、社会三个主体出发,阐述了其对于数字治理、数字化进程的关注。此外,还介绍了日本、美国与爱沙尼亚在国家数字化建设中的典型案例,横向上对比其他国家的经验成就,表明数字治理的战略意义。同时指出,中国公共管理学科建设,在这一方面还相对薄弱,缺乏敏感性,鼓励同学们在这一领域多思考、多关注。
在第三部分,徐教授讲述了数字时代下政府治理形态的变化,从政府治理变革、数据决定权力、政府职能转变和大数据安全体系四个方面详细加以说明。信息技术的进步、环境的变化与公民参与意识的发展,都构成了政府治理转型的动因,此外数字时代中企业与政府边界的模糊,也使得数据权力、数据共享、数据安全问题成为了时代关注的热点。
在最后一个部分,徐教授将数字治理与公共管理学科进行了再一次的紧密结合,点明数字治理将促进公共管理学科新的发展。其中,重点介绍了研究对象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数字化水平的提高,当今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数字政府的相关问题,我们对于公共管理研究的内容和外延都要扩大,要树立边界模糊性的意识。
讲座接近尾声,同学们积极讨论并提出问题,徐教授也针对同学们所提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学术气氛浓郁。
最后,徐教授总结到,我们国家的数字政府建设之路还很长,应基于制度优势,坚定自信,继续在这一方面加强建设。同时勉励同学们,应开拓思维,紧跟时代,交叉融合,勤于思考。本次讲座在同学们的掌声和答谢中结束,大家的学科视野也更加开阔,收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