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2015年11月24日,黄国彬副教授面向全院本科生作了题为“本科生科研课题申请与研究开展”的学术报告。黄国彬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中国国家图书馆,目前任信息管理系副教授,主讲信息分析、竞争情报等课程。主要研究领域为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法学和信息分析,在各类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上百篇。
为进一步推动综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我国推出了“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2007-2010),北京市实施了“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与此同时,多所高校也在学校、院系层面推出了面向本科生的科研资助计划,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倡导以本科学生为研究主体的教学改革,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实践证明,本科生通过参与、承担科研项目,可以有力地提升自身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身科学研究与创业的能力,增强自身的团队协作能力。因此,近年来,承担或参与各级本科生科研课题已成为本科生评奖、推优、保研、出国申请和工作应聘的重要加分项,受到学生的热切关注。
主讲人系统收集近三年国家级(2013-2015年,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北京市(2013-2015年)、校本基(2013-2015年)和政府管理学院(2012-2014年)等各级学工课题在立项选题、过程考核和结项验收等方面的权威数据,采用比较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综合运用文字、图像和视频等一手素材,全面讲解本科生科研课题在研究选题、考核答辩、研究开展、团队组建、导师选择、信息获取和成果利用等方面的基本方法与策略,为学生在科研课题的成功申请、顺利答辩、圆满结项等方面提供了参考。
在报告中,黄老师与学生进行了互动交流,内容涵盖不同层级本科生科研课题的申请资质、选题技巧,如何有效激发团队成员的创新性并合理调动其科研的积极性,如何选择课题指导老师并高效地获得指导老师的指导等。整个讲座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受到学生的广泛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