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2025年4月28日,教育部“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课程群虚拟教研室”名师示范课活动在新疆财经大学举行。此次活动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汇聚了众多学界同仁。虚拟教研室带头人——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MPA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章文光教授,以及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中南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甘肃政法大学和新疆财经大学的师生,在线上和线下共同参与了这一教研盛会。本次会议由新疆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于凯院长主持。
新疆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王玉刚教授首先对远道而来的章文光教授表达了诚挚而热烈的欢迎。王书记强调,新疆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近年来发展迅速,但与内地名校相比还有差距,迫切需要名校名师传经送宝。此次章文光教授的莅临,不仅为学院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与交流的平台,更是学院汲取兄弟院校先进经验、提升专业建设质量和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契机。希望通过此次示范课,能够进一步开阔学术视野,深化教学改革,借助虚拟教研室这一平台加强与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合作与交流。
新疆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古力努尔·艾尔肯博士讲授了名师示范课。古力努尔博士交流了主题报告“以智能技术推广国家通用语言,助力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介绍了边疆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现状,分析推普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结合自己和团队的实践,提出有效对策,如研发智能语音系统、利用先进算法精准识别发音错误,提升学习者的语言能力,从而让更多村民借助技术的力量,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共同创造美好富裕的生活。
章文光教授总结指出,边疆地区在国家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乡村振兴全过程,结合地区实际,在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等方面,走出一条具有边疆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此次虚拟教研室活动,搭建起了跨院校的教学研究与交流平台,有力促进了新疆高校与兄弟院校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进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课程群的建设,为公共管理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