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11月25日晚18点,政府管理学院二级党校第三期第二场讲座在教二101举行。活动邀请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极地与海洋研究中心主任程晓教授作专题报告,政府管理学院分党委书记于海波老师、政府管理学院分党委副书记郭智芳老师出席本次活动。来自政府管理学院、系统学院、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统计学院、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的学生党员和二级党校第三期学员共210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伊始,郭智芳老师对主讲人程晓教授进行了介绍。随后,程晓教授开始题为“从中国南极考察看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的讲座。此次讲座分走进南极、科考经历两个方面展开。
首先,程晓教授对南极大陆概况和中国在南极建立科考站的历史进行介绍。程晓教授从大陆面积、冰层、地形、气候、动植物、极地现象等多个方面生动地向同学们讲解了南极大陆的基本情况。他结合“国家记忆”视频片段,重点介绍中国首个南极科考站——长城站的建站历史,多次提到“不管你是谁,在那个时候就是搬运工、建筑工”。此外,程晓教授还介绍了中国南极中山站的概况。
随后,程晓教授讲述了2007年赴中山站参加冰穹A科考时营救遇险队员的经历。尽管面临陌生路线、GPS工作不正常、救援车动力时有丧失、白化天气等重重困难,救援队依然圆满完成任务,并在回程时放弃最短路线,选择原定路线继续未完成的冰雷达、冰川和测绘的科考任务。在场同学都为之震撼和感动,并报以热烈掌声。程晓教授强调,在科考过程中共产党员体现出应有的责任担当,“每一次科考,队伍中都会成立临时党委,党委委员是全队的主心骨”。最后,程晓教授结合“2007年南极科考过程记录”视频详细讲解了此次科学考察的全过程。
讲座结束后,于海波教授用“震撼”“情怀”“国家”三个词作了精彩总结,强调“党员是练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并告诫同学们要心怀家国,不要有“小确幸”心理。同学们用经久不息的掌声对两位老师表示敬意和感谢,讲座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