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首页» 新闻中心
ESI与引文分析专题讲座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2016-07-05     浏览量:

2016年7月2日,在主楼A区509,全体14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同学听取了由中国科学信息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王立学博士讲授、题目为ESI与引文分析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是政府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小学期课程——《管理案例课堂》专家讲座的第一讲。

王立学博士是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资源中心的副研究馆员,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引文分析、共词分析方法以及可视化分析。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面向文献相关性度量的共词与引文综合分析方法研究”。代表性学术成果有:“基于文本结构解析的动态共词方法研究”、“简论研究前沿及其文献计量识别方法”等。此次讲座,王立学博士为大家讲解了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及其相关分析,引文分析的基本过程以及基于SCI的ESI实现等相关内容。

王老师采用“倒金字塔”陈述方式展开讲座。他首先讲述了大家最感兴趣,也最吸引人的部分。王老师首先介绍了ESI的基本情况,分析ESI是基于汤森路透Web of Science(SCIE/SSCI)收录的全球学术期刊建立的计量指标数据库,该产品对所有高校或机构在SCIE、SSCI中的论文进行统计,并通过特定的算法,计算得到一个反映学术水平的排名。

排名无疑是当今最能吸引人的一项内容,ESI给出的排名相对权威,当然,也有老师提到了ESI提供排名的一些“槽点”,并且举出了一些具体例子,如ESI对药理、毒理学相关领域的学者排名,发现虽然我国在制药、毒理方面并不算最强,但在ESI统计排名上却几乎包揽前十。虽然有一些不足,但ESI的确仍是一种比较可靠地科研学术能力反映。并且老师也介绍到了ESI在国内,作为一种学术评价指标的现状。涉及的角度包括:ESI是如何进行高频文献的划分、我们对于ESI的现实需求、进入ESI可能性评估方法,以及我校各学科在ESI排名中的位置等。这些角度进一步激发了大家的兴趣,又使同学们体会到ESI在学术评价中的跨领域、跨界式利用。

随后,王老师为大家介绍了本次讲座的另一个重点,引文索引。首先,王老师介绍了“引文”这一基本概念,然后对引文分析做了简单介绍,结合本学期所学知识,大家也给予了很好的反馈。在此之后,辨析了国内外进行引用的原因上的区别,指出了我国现在在引文使用上与国外的区别,也提醒同学们在引文使用时,需要考虑更多的情况。在辨析“同引”、“同被引”、“共被引”、“共引”等概念的同时,王老师讲述了信息管理学术领域中的一些趣闻,极大地提升了大家的兴趣。此后老师介绍了一些可以实现引文分析的软件,并为大家做了简单介绍。

最后,老师介绍了基于SCI的ESI实现,这主要分为三个步骤数据准备,如SCI论文数据、施引文献、ESI期刊分类表;工作准备,如析出作者及其机构、论文发表时间、对应SCI论文及其施引文献;然后使用数据库进行具体实现。整个过程清晰明了,并且非常具体,最后使用伪代码的形式向大家呈现了如何在数据库中导入论文列表。简单明了,与大家所学的知识结合非常紧密,大家都反映能够清楚理解。在此基础上,王老师提出了更多地,可以基于SCI的ESI实现的一些具体案例,如区分主导性研究和配合性研究、掌握自引和他引的脉络、检测学科热点主题等,打开了大家的思路,为大家之后的学习科研工作。

整个讲座的氛围非常轻松,讲授内容与听众主体的知识水平相适应,没有特别高深,而是与实际相结合,具体生动,达到了很好的传授目的。王老师在讲座的过程也不时地讲述工作中的一些见闻,使得讲座的氛围并不沉闷。这不仅让同学们获得了相关的专业知识,也进一步感受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在讲座期间,班长与老师进行了互动交流。王老师根据同学普遍关注的话题,介绍了本专业从事科学信息分析具体的情况,并亲切地给出了建议。

最后,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顺利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