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2014年12月10日(周三)19点到21点政府管理学院“政管学术沙龙”(系列)第8次“全面深化改革下的价值投资逻辑分析”在学院509会议室成功进行。本次沙龙吸引了院内外本、硕、博的学生及本院教师数十人参与。
本次沙龙由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魏成龙做主题演讲。在演讲中,魏成龙教授认为本次国有企业改革将在所有制方面有重大突破,国有资产管理思路将发生根本性转变,从而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使参与各方利益都能得到改善,而决不是零和游戏。他认为“分层”和“分类”是把握新一轮国企改革逻辑的关键。从宏观层面到微观层面,新一轮国企改革将从宏观所有制层面、中观行业层面、中观经营操作层面和微观企业内部层面等四个层次推进。在短期之内,每个层面都有不同的着力点。宏观所有制层面改革关键是“国有资本产权交易、国有企业整体上市”;中观行业层面改革关键是“划分类型、国退民进”;中观经营操作层面改革关键是“放宽内外准入、并购转型”;微观企业内部改革关键是“地方试点先行,形式百花齐放”。顺序上,内部激励机制改革将从单一企业、单一地域的试点“破题”,成功经验将推广至可比的同类型企业以及相同地域的企业,走一条“从边缘到中心”的路子;形式上,根据企业的分类定位和所处行业的竞争度,可采取分红权、增值权、虚拟股票、股份期权、限制性股票、业绩股票和MBO等方式;行业上,以往实施股权激励的国企主要集中在传统行业,未来除经营绩效较好的传统产业之外,新一轮国企改革将更多地激励新兴产业和人力资本密集型企业。魏教授提出,国企改革是一个中长期逐步推进的过程,国企改革有两个关键环节:一是加快国企股权多元化改革,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二是深化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新一轮国企改革帷幕已拉开,混合所有制和国资管理方式将发生重大突破。国企分类治理、降低国资垄断、放宽内外准入、资产整合重组、优化激励机制等举措将成为国企改革的关键,也将催化相应的投资机遇。一是混合所有制推进,有望带动上市国企的资产价值的向上重估,而跨越准入门槛的上市民企也将明显受益,关注石化、水电、通信、房地产等行业;二是集团母公司层面的整体上市、纵向及横向的资产兼并整合也将带来投资机会,关注石化、汽车、军工、公用事业、商业零售等行业;三是引入战投、民资或建立市场化的管理和激励机制,都有利于提升上市国企的经营效率,释放市场化红利,并提升上市国企的业绩和估值水平。A股市场中大部分行业的国企市值占比都超过50%,无论是央企改革还是地方国企改革的试点,对整个A股市场的结构性影响都是非常大的,魏教授让大家分享了他的研究团队整理出的21个重点行业享受改革红利最大的A股上市公司,最后,他建议可重点关注“一路一带”、迪士尼板块和区域政策的推进(海西自贸区和京津冀等地)的影响,关注非银、地产、银行、医药、环保、汽车、家电等低估蓝筹的机会。主题演讲结束后,与会师生就国企改革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