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助力·新成长丨政府管理学院2024级新生导师座谈会第四组顺利举行
2024年10月22日中午,政府管理学院“政助力·新成长”2024级新生导师座谈会第四组在后主楼2030会议室举办,此次座谈会邀请到了政府管理学院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系教授于海波老师、公共政策系主任郭跃老师、社会发展系教授乔东平老师、社会发展系教授张强老师、公共政策系讲师章芡老师为大一新生们答疑解惑。
会议伊始,13位同学依次进行自我介绍,畅谈入学以来的感受,接着,同学们向老师提出自己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各位老师给予了相应的指导建议。
不少同学表示对未来的规划感到迷茫,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对此,张强老师建议同学们在大学阶段应该积极参与各项活动,探索个体发展的多种可能,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逐步确定发展方向。乔东平老师也表示当今社会竞争压力大,同学们只有通过不断探索找到自身真正的兴趣所在,才能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赢得主动。

有同学提出本学期的理论课程多,难以理解,希望老师给予具体的学习方法。章芡老师建议同学们在学习相关课程之前充分阅读教材,了解课程理论的基本概念,为理论课程学习的深层次理解奠定坚实基础。于海波老师表示同学们应该充分信任老师的专业性,对于不理解的问题可以随时与任课教师沟通交流。

有同学表示进入大学后,个体主观能动性明显减弱,希望老师给予改进建议。对此,乔东平老师指出,大学的管理模式相对自由开放,同学们初入大学,难免会存在主观能动性降低等问题,并结合自身经历建议同学们尽早对未来做出规划,在未来规划的指引下,个体主观能动性会有明显提升。章芡老师则进一步强调大学阶段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意义,建议同学可以通过与师兄师姐交流获得更多有效方法。

有同学表示不知道应该如何进行大学课程的学习,存在课上抓不住重点的问题。对此,郭跃老师指出,大学的课程主要分为专业课与通识课,不同类型的课程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对于数学类的专业课程,同学们应该加大时间与精力的投入,着重强化计算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对于通识类课程,同学们应该在学习课堂内容的同时阅读相关文献书籍,拓宽知识的广度与深度。

于海波老师向同学们提出两个思考问题,即“我要获得什么”与“我要追求什么”,并希望同学们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良好平台接触更多前沿知识,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过程中,根据个体的发展规划实现未来目标。

最后,在期许与展望中,本次座谈会圆满结束,五位老师与同学们合影留念。

以下是同学们对本次座谈会的感想(选摘):
曲冠男:
参加新生导师座谈会,收获颇丰。老师强调大学学习要摆脱高中思维,令我印象深刻。我们不能再像高中那样被动等待知识灌输,而要主动寻求学习资源,积极探索未知领域,学会自主管理时间和学业。这让我明白大学是全新的开始,需要转变学习方式。我会将老师们的教导铭记于心,以更积极主动的态度迎接大学生活,努力提升自己,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唐雪松:
在参加了大学新生导师见面会后,我感到非常振奋和深受启发。老师们不仅分享了他们对于学习方法的独到见解,还就如何设定和实现人生目标给予了我们深刻的指导。他们强调了公共管理专业的重要性,并鼓励我们充分利用大学时光,探索自我,发展技能。老师们的热情和平易近人让我感到温暖,他们欢迎我们随时咨询,这让我对未来的大学生活充满期待。我将珍惜这段时光,努力学习,积极实践,为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钟嘉荟:
今日的新生导师座谈会,让我深感获益匪浅。整个会议洋溢着和谐融洽的氛围,同学们积极地提出问题;老师们也耐心地为我们答疑解惑。当话题转向大一课程学习的挑战时,老师们更是慷慨分享了诸多宝贵建议。他们建议我们设定明确的短期与长期目标,并付诸实践;同时,适当延长学习时间,有效减少外界干扰,以期提升学习效率。而在信息收集方面,老师们鼓励我们多向经验丰富的师兄师姐及专业教授请教,而非仅仅依赖网络上的零散信息或“偏方窍门”。我衷心感谢这次座谈会,它为我提供了一个与老师们深入交流的宝贵平台。我也会将这些建议谨记于心,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