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会
首页» 党建工会
政府管理学院教工二支部、学三支部联合举办“党建赋能 铸魂育人”主题党日暨党建引领实践创新示范培育项目系列讲座第一讲
发布时间:2025-03-19     浏览量: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建设、高校课程思政工作等重要讲话精神,培养造就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2025年1月18日中午12点半开始,政府管理学院教工二支部、学三支部联合举办“党建赋能 铸魂育人”主题党日暨党建引领实践创新示范培育项目系列讲座第一讲。特邀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副院长任明教授围绕“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课程思政”主题进行分享。



教工二支部和学三支部共计有60多位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参加此次学习。此次活动由教工第二党支部书记肖明教授主持。



主讲嘉宾任明教授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博导、数据工程与知识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数字人文研究中心研究员,清华大学管理学博士毕业,还是美国德州大学达拉斯分校访问学者、印第安纳大学布鲁明顿分校访问学者,兼任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知识组织专委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经济与管理系统专委会委员、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等职。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数据要素市场、知识图谱构建与应用等,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研究课题,相关成果发表在JASIST、《管理世界》等国内外一流学术期刊上,目前出版了2部学术专著。



讲座中,任明教授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整体方案以及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课程思政重点举措。



任教授还以她主讲的《计算思维》《数字内容分析与挖掘》等中国人民大学“123”金课为例,分享了其思政金课建设经验,为参会师生今后开展课程思政实践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有益的启示。



此次讲座是政府管理学院教工二支部开展的“党建引领实践创新示范培育项目”系列讲座之一,为支部党员教师带来了宝贵的课程思政实践经验,还进一步提升了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党支部师生党员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今后,政府管理学院教工二支部、学三支部将继续以课程思政主题党课为抓手,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开展更多的联学共建活动,为推动信息资源管理学科教育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育人氛围贡献力量。



以下摘选的是部分师生代表分享的学习感想。

教工二支部书记 肖明老师感想: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的第一站便是深入智慧教室观摩思政课教学。他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关键看重视不重视、适应不适应、做得好不好。希望人民大学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止于至善,为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提供更多“金课”。高精尖水平的思政“金课”是人大近年的亮眼名片之一,而今天讲座主讲人任明教授则是来自人大的一位思政名师。通过今天的互动交流,我深刻认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和可行性,也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希望支部老师们认真学习人大信息资源管理学院课程思政的经验和做法,在课程思政道路上不断探索,取得更加丰硕的研究成果!

教工二支部纪检委员 黄鑫老师感想:

任明教授今天从学校布局、学院规划、个人举措三个方面由上及下地向我们全面展示了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的课程思政设计与发展,让我受益匪浅。人大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更强调批判性思维和社会责任感的养成。通过实践育人等举措,如数字记忆研究等项目,将知识运用到实际,传承文化与历史。同时,讲座中介绍的各类课程和学科体系,让我看到了人大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建设成就,也让我明确了学习方向和目标,坚定了在信息资源管理领域深入探索课程思政的信心。

教工二支部组织委员 李春秋老师感想:

任教授的思政课程主题党课为我们全面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思政实践案例,为我们开展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课程思政探索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范例。人大课程思政实践系列活动有效地融合了学科发展、专业学位、研究拓展,特别是融合了多元力量,组织师生实地调研企业、走进博物馆等,围绕数据要素、文化元素、数字记忆、数字人文等研究方向开展思政育人。思政育人不仅要依托专业课程的课堂学习,也要依托社会大平台,融合专业业务、科学研究以及学科发展。基层党支部工作要加强党建引领,联合优势力量,打造“思政育人”品牌活动,建设“思政课程”金课。

教工二支部宣传委员 李蕾老师感想:

任教授介绍的信息资源管理学科思政融入方法给了我很多启发。首先,课程思政不仅仅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延伸,更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各个学科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在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课程思政中,要强调如何通过引导学生关注信息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此次讲座特别提到要通过实践案例、课堂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理解思政内容,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一名高校党员教师,我深刻认识到,不仅要在课堂上有意识渗透课程思政内容,更要在平时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等多种方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学三支部书记 段永康同学感想:

作为青年党员和党支部书记,通过参加此次“课程思政:行动与思考”讲座活动,我深刻认识到课程思政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它不仅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更是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在提升信息资源管理专业能力的同时,还要注重价值引领,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此次活动中分享的案例,展示了思想政治教育如何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特别是在信息化教学中运用新技术手段来增强课程思政吸引力和实效性等方面的经验尤为珍贵。作为支部书记,我将在未来工作中继续探索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推动支部在专业能力与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上双向发力,为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贡献力量。

学三支部纪检委员 项楠楠同学感想:

今天,有幸听到任明老师关于如何在信息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以及课程思政实践案例的主题报告。任老师强调了课程思政在专业教育中的重要性,指出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同时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通过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信息资源管理专业知识,还引导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念,增强了信息安全意识,自觉维护国家安全。这种教育方式有助于实现信息资源管理课程的育人功能,将课程思政建设真正落到实处。通过此次学习,我明确了信息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责任和使命,更加坚定了为将来构建更加公正、高效的信息社会贡献力量的决心。

学三支部组织委员 张艺婧同学感想:

课程思政一直贯穿在我们信息资源管理学科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课程学习中,但这次是我第一次了解到信息资源管理专业课程如何与思政内容有效结合。特别感谢任老师分享了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与思政相结合的教改成果,人大信息资源管理学院的老师们注重在实践中运用专业技术挖掘、传播思政内容,我认为这种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在以往的学习、科研中很可能会忘记或是不知道应该怎样与课程思政结合起来考虑,此次学习则给我一些很好的启示,希望自己今后继续努力,也能够贡献出一些有价值的思政成果。

学三支部生活委员 杨海莉同学感想:

任明教授的课程思政讲座很精彩,我自感收获颇丰。作为新时代青年学生党员,我们要在学好专业知识、增强自身综合素质的同时,更要注重个人品德修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将思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出真知,积极参加校内外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关注国际社会热点问题,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习方面,我们需要努力将思政内容融入专业课程学习,通过深入思考、主动探索,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我相信,只有将思政教育与专业学习紧密结合起来,我们才能够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图文编辑:肖明 李蕾 黄鑫 李春秋

微信审核:李春秋 肖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