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会
首页» 党建工会
政府管理学院师生党支部联合举办党建引领实践创新示范培育项目系列讲座第二讲
发布时间:2025-09-28     浏览量: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建设、高校课程思政工作等重要讲话精神,推动课程思政与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政府管理学院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2025年6月23日,教工第二党支部、学生第三党支部联合举办“党建赋能 铸魂育人”主题党日暨党建引领实践创新示范培育项目系列讲座第二讲。此次活动特别邀请南开大学商学院柯平教授围绕“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及案例分析”主题进行分享。教工第二党支部与学生第三党支部共计有40多位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参加此次学习。此次活动由教工第二党支部书记肖明教授主持。






 

主讲嘉宾柯平教授现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南开大学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博士研究生导师、图书情报硕士(MLIS)专业学位中心主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档案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图书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天津市中文信息学会理事长,主要研究领域:知识管理、信息咨询、文献目录学、公共文化,代表性著作有《知识学研究》《知识管理学》《公共安全应急知识管理》等。



 

南开大学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教师党支部入选第四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天津市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所在信息资源管理一级学科入选南开大学“揭榜挂帅”学科。柯平教授从学科发展的高度,深入剖析了课程思政在信息资源管理学科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分享了南开大学在这一领域的宝贵探索与实践经验。他详细阐述了如何从课程思政知识体系、思政方法论体系、案例库建设、课程思政实践基地建设等多个维度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的无缝衔接。讲座过程中,柯教授结合生动的《信息咨询学》课程思政案例分析内容,展示了课程思政在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的显著成效。

 




在提问环节,柯平教授结合南开大学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教师党支部的实际做法,回答了如何平衡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政元素融入之间的关系、如何选择合适的课程思政案例等问题,为北京师范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开展课程思政实践指明了方向。


肖明教授最后进行了简要总结,他认为此次支部共建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加深了师生对课程思政与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融合的理解与认识,更激发了我们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热情与动力。教工第二党支部与学生第三党支部将以此为契机,继续深化学科课程思政改革,努力构建具有特色的学科课程思政体系,为培养更多的优秀专业人才、推动学科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以下摘选的是部分学生党员分享的学习感想。

段永康

这次会议为我打开了教育教学新视野。课程思政并非简单的知识叠加,而是要构建完整体系。从知识、方法论到案例库、实践基地等六个子体系,环环相扣,让思政教育有了坚实支撑。这让我意识到,专业课程与思政融合,需系统规划,而非零散渗透。柯教授分享的教学实践案例极具启发性,将思政元素自然融入专业知识,实现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还有家庭共读活动,以学生给家长荐书的方式,把思政教育延伸至家庭,拓宽了思政教育场域,让教育更具温度与深度。此次学习,让我明白课程思政建设任重道远,需在体系构建、元素融入及实践创新上不断探索,方能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培养出兼具专业素养与家国情怀的新时代人才。

晓乐

平教授关于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的分享,为我打开了新视野。柯教授强调立德树人是根基,六个子体系的构建,从知识、方法到实践、师资等全方位覆盖,让课程思政有了清晰框架。他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实践,如信息咨询学结合国家政策、目录学传承传统文化,实现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自然传递价值引领。通过让学生给家长写信、推荐书籍、开展家庭共读,不仅增进了亲子关系,还培养了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文化传承意识。这种将专业学习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让思政教育走出课堂,融入生活,取得了良好的思政效果。此次学习,让我明白课程思政不是生硬添加,而是要深耕专业,挖掘融合点,构建体系化、有温度的育人模式。

杨海莉

参加柯平教授关于“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及案例分析”的精彩讲座后,我收获颇丰,对课程知识与思政内容的融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真正的课程思政并不是生硬地对知识内容和思政课程进行拼接,而是从知识点的内在逻辑出发,自然生长出价值引导,二者相互呼应,实现良好的过渡与衔接。这种自然而然的融合方式,正是体现了课程思政“润物细无声”的特点,既不破坏专业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可以有效传授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又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理解知识背后的社会责任与价值导向,实现品德的提升。只有贴合学科本质的课程思政,才能真正将正确的价值观扎根在我们心中,助力我们成长为更加合格、更加优秀的新时代青年党员。

焦楷媛

参加“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及案例分析”讲座,我收获颇丰,深受启发。 讲座中,柯老师将《信息咨询学》与国家公共文化政策相结合,让我明白专业知识能与国家文化建设紧密相连,彰显学科社会价值。专业课程不仅是知识传授,更是价值观塑造和文化传承的载体。通过家庭共读、优秀书目推荐等活动,在专业学习中培养学生品德,增进家庭情感,还助力全民阅读,意义深远。它还能引导学生职业选择,培养责任感与使命感,让学生明白专业学习的深层价值。

孟子艺

柯平教授介绍的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课程思政建设实践案例,让我深切体会到“为学”与“为人”的统一。《信息咨询学》以公益项目引导学生从“商业咨询”转向“社会责任”,彰显了专业课堂的育人价值。柯教授的课程思政并非生硬说教,而是将家国情怀、文化自信、职业使命融入实践——学生为社区设计文创、完成政策咨询报告,正是“将学术写在大地上”的生动体现。 这些案例启示我们,教育的本质是“培根铸魂”。当学生因课程重新思考职业意义,当书目推荐成为家庭情感的纽带,思政教育便如春风化雨,在专业知识中埋下品德的种子。

郭杰

柯平教授通过理论引导与案例剖析相结合的方式,展示了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 通过此次学习,我认识到课程思政不仅仅是“思政课程”的简单延伸,而是“课程育人”理念的深化与具体化。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育人目标之中,需要教师具备更高的政治站位与专业素养。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思政教育方式,不仅提升了课程的思想深度与实践广度,也为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发展注入了新的价值引导力。今后,我将更加注重专业学习与社会责任的统一,努力做到知行合一,把对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关注融入自身学习实践中,不断提升综合素养与服务社会的能力。

 

图文编辑:肖明 李蕾 黄鑫 李春秋

图文审核:李春秋 肖明 付莉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