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速递
受北京师范大学国家专项资助,由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负责的《面向公共服务的中国政务信息化发展报告》于2014年6月出版发布。
报告从公众需求的视角出发,以百姓生活20个事件(新生儿入户、小学初中入学、办身份证、大学/继续教育报名考试、职业资格认定、劳动保障监察举报、社会保险、结婚登记、保障性住房的申请、住房公积金服务、网上报税、办理生育服务证、看病就医、办理驾驶证、交通违法查询、申办护照、环境投诉、空气质量改善、户籍注销、食品安全等消费维权)作为描述方式,对中国36个城市(即22个省的省会、5个自治区的首府、4个直辖市、以及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5个计划单列市)面向公共服务的政务信息化发展现水平,围绕政府网站可访问性、政府信息公开、政府网站一站式服务和政务微博等角度,进行深度研判。
报告的研究显示,较领先的政府网站在线服务多分布在东部地区,在线服务排在前10名的城市分别为:北京、深圳、宁波、青岛、西安、石家庄、上海、厦门、广州和大连。从生活事件视角来看,最受政府网站关注的前5名生活事件依次是:社会保险、结婚、办理身份证、职业资格认定以及申办护照。36个城市生活事件平均得分最高的生活事件前5名依次为:办理身份证、公积金服务、社会保险、申办护照和结婚。
报告的研究认为,进入21世纪以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世界和中国都处于互联网的时代语境之中:技术、组织、制度发生了转变,政府、公民、社会经历着变革。信息技术革命对政府和公共部门的冲击激发了全球范围内的政务信息化实践创新。在这样一个实践创新的浪潮中,中国政府准确把握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基本趋势和阶段性特征,明确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成为政府工作的中心,贴近百姓生活的在线公共服务也随之成为政务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十二五”以来,贴近百姓生活的政府在线公共服务在政务信息化实践中取得了长足进展,“以公共服务为重点”的建设理念正在逐步付诸实施。36个城市中的大部分政府门户网站上,各项生活事件的链接易于查找,同时“场景式服务”、“绿色通道”等形象、便捷服务栏目跃然首页上。当然,政府在线公共服务尚存在发展不平衡、供需不匹配、集成整合水平有待提高的问题。
《面向公共服务的中国政务信息化发展报告》是北京师范大学积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实施“国家985工程”的研究成果之一。